调研成果选载(十九)
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
——原阳县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做法调查
新乡市委党校调研组
编者按:近年来,原阳县积极探索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,围绕政府为群众所办的实事,形成了“群众提、代表定、政府办、人大评”的工作机制,架起了政府“民生”与群众“民声”的连心桥,从而有效地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。
近年来,原阳县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“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”的重要指示,切实解决在为广大群众办好事实事中,人大代表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,自2019年开始进行了积极探索,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。实行这一制度,把为民办实事贯穿项目征集、项目筛选、项目票决、项目实施、项目监督、项目评议的全过程,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为群众办实事中的主体作用。这一做法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创新,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原阳县的生动实践。
一、原阳县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做法
民生实事事关全县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,是社会各界关注度最高的民心工程。原阳县在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中,主要有以下做法。
(一)抓住民生实事票决制的四个环节
一是项目征集环节。发挥政府在项目征集阶段的主导作用,每年初进行征集,主要从三个层面。职能部门层面:包括政府所辖各个部门,如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环保、城市建设等。信息平台层面:以县融媒体中心网站、县政府网站、县人大网站为信息收集平台,广泛收集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。民主渠道层面:县人大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征集各级人大代表和选民的意见建议。县政府将征集到的民生实事项目,按照“急需先立、成熟先立、好中选优”的原则,进行梳理筛选。
二是项目票决环节。在年初的县人代会上,对政府提交的民生实事项目按照“酝酿讨论、差额票决、全面公开”的要求进行票决。首先进行酝酿讨论,人大代表就候选项目情况,包括项目名称、主要内容、实施主体、投资额度、相关要求等进行讨论酝酿。其次实行差额票决,人大代表依照一定的差额比例,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票决。最后进行全面公开,按照差额比例从高到低的票数,确定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,以大会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。
三是项目监督环节。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公示后,项目实施情况成为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。视察督查监督:每年9月至10月,县人大组织相关人员对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进度进行集中视察,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民生实事进展情况,并接受县人大视察督查人员对办理情况的询问。审议审查监督:每年12月,召开人大常委会,听取审议县政府《关于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的报告》,将审议意见书面反馈县政府和项目主管部门。
四是项目评议环节。在下一年度人代会上,政府工作报告向全体人大代表汇报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,人大代表按“满意、基本满意、不满意”三个等次进行测评。测评结果在全体会议上宣布,并通过县融媒中心、县人大网站向社会公布,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。
(二)完善民生实事票决制的三项保障
一是县委领导保障。原阳县委高度重视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,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,决定在全县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。原阳县委2020年1号文件,转批原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《关于实施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工作意见》,同时县委领导定期听取有关方面工作汇报,对遇到的各项难题进行支持,以确保这项工作的有效落实。
二是制度机制保障。为了落实县委批转《关于实施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工作意见》,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《关于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办法》《实施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工作意见的制定说明》《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办法》等配套文件,明确规定了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、筛选、确定、票决、督办、满意度测评等整体闭环程序。
三是舆论宣传保障。为了有效落实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,原阳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舆论宣传,他们围绕民生实事项目征集、项目票决、项目推进、代表监督等关键环节,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、原阳新闻公众号等多种平台大力宣传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成效,生动展示民生实事项目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,推进全社会认识、参与、支持和监督票决制工作,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。
二、原阳县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成效
原阳县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五年来,切实实现了以“民声”定“民生”、让“实事”真“实施”、把“民意”变“满意”,取得许多新成效。
(一)调动了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。以往的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均由县政府直接列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。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前期征集、筛选过程参与较少,对项目实施过程监督不够,对项目成效的了解仅限于政府工作报告,民生实事项目无论事前、事中还是事后都不够公开透明,代表和群众参与少、后续监督也不到位,导致许多承诺不了了之。实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后,人大代表切实成为参与者,无论是票决前的项目征集和筛选、票决中的充分审议、票决后的跟踪监督,代表都全程参与,代表作为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,群众对代表的认可度、满意度有了新的提升,极大地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。同时广大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关注度也得到提升,又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(二)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。实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,原阳县着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实事和难事,这些事涉及上学难、停车难、交通拥堵、安全饮水、居家养老等50多项。例如,2020年确定的“幸福路拓宽工程”被票决为民生实事项目后,遇到了多方面难题,致使工程难以顺利推进。为此县人大领导、县政府领导多次视察指导,最终该工程于当年10月全线通车,真正变成了滩区群众发家致富的“幸福路”,受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赞誉。原阳县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,切实做到了“把好事办实、把实事办好”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
(三)探索了县域治理的新模式。县域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,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探索了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。这一模式体现了“党委领导、人大决定、政府实施、公众参与、代表监督”的治理要求,治理主体的责任和职能都得到充分发挥。他们有效利用数字化改革的成果,借助大数据和现代技术对民意、民情进行精准分析,做到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,让政府工作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、高度融合,让政府有限的财力能够有效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三、原阳县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启示
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,原阳县为群众办成了一系列好事、实事,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,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。原阳县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成功做法对我们有许多启示。
(一)必须坚持县委领导。原阳县票决制工作之所以顺利推进,离不开县委的重视和支持。他们做到在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、筛选、票决、实施、监督和评议等各环节,与中心工作相结合,在县委领导下推进。原阳县这一做法启示我们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,只有坚持党的领导,才能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(二)必须发挥人大代表作用。原阳县票决制工作之所以能顺利推进,还离不开人大代表的作用。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、票决、监督和评议等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。人大工作如何进一步激发代表的履职积极性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,原阳县这一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。
(三)必须提升群众参与度。人民群众是民生实事项目的受益者,因此只有人民群众积极参与,才能真正让民生实事落地。原阳县在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、实施、监督等环节充分地动员群众参与,广泛地吸纳群众意见,努力使民生实事项目成为民心工程。原阳县这一做法启示我们,推行票决制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,才能把为民、惠民的各个项目落到实处。
(四)必须强化监督。在推行票决制中,原阳县从票决前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和筛选,到票决后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,项目成果的验收与评价等,都强化了人大的监督作用,从而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。原阳县这一做法启示我们,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,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。
(调研组成员:朱兴梅、郭月婷、王艳丽)
|供 稿:王 甜
|责 编:王 甜 孔祥凯
|校 对:徐 苗
|审 核:李 新
- 上一篇:没有了;
- 下一篇:我校《新乡市情研究》2025年第2期得到市领导批示